|
“假性互惠”的家庭模式,与孩子相处如何才能不累! 二维码
1084
发表时间:2019-10-28 13:14
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得了抑郁症,她的妈妈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自己每天都给英子煲汤、在学习上帮助英子、甚至还给英子规划好了未来,为英子付出了一切自己所能做的,为什么英子还是会得抑郁症呢? 但其实我们站在英子的角度想一下,英子之所以努力学习是因为知道妈妈的不容易,为了妈妈她放弃了自己最爱的航模选择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伤心。但其实双方之间的关系已经十分疲累了,两个人都很压抑痛苦,这就是一种很明显的“假性互惠”现象。而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见的,其结果只可能是两败俱伤。
“假性互惠”的家庭相处模式会给亲子关系带来哪些伤害呢? 1. 亲子关系生疏,恶性循环 父母经常以“我是为了你好”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孩子会因为想得到父母的称赞而努力去迎合父母。如果长期如此,这种方式很可能会恶性循环。 父母总是对孩子进行打击教育也是一种“假性互惠”的现象。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骄傲,就一味地打击孩子,希望孩子可以更加进步,哪怕其实父母是高兴的。孩子都是希望被父母认可的,当孩子受到表扬时,很可能只是单纯地想让父母认可自己,但是却被父母一次又一次泼了冷水。这只会让孩子与父母越来越生疏,不愿与父母相处。
2. 矛盾增加,关系紧张 就如同《小欢喜》中一样,现在许多家长也会以大人的身份去压制孩子,只注重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却忽视了孩子真正需要、真正喜欢的。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家长总是摆出大人的架子,会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孩子会因为觉得在父母那里无法得到爱与理解而对其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一个家庭是否和谐,要看成员之间是否相互了解。那么了解需要什么呢?那就是有效地沟通。如果一个家庭不能做到彼此之间经常进行有效沟通,那么就会产生各种误解,最后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
3. 严重阻碍孩子成长 如果“假性互惠”的相处模式长期存在于亲子关系中,孩子很容易变成“讨好型人格”,做什么事都没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有着自己只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而做事的心理。不仅如此,孩子还会变得自卑,做什么事情都毫无积极性,对未来产生迷茫感。 我们作为父母的,都希望能够让孩子们茁壮成长。然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悉心陪伴与教育。为人父母,都知道家庭氛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是,又有多少个父母能够学习和掌握了呢?以下是英劢教育小编梳理的几条处理亲子关系的好建议,欢迎阅读与讨论。 1.尊重和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所面临的困惑,家长努力帮助孩子,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2.帮孩子找回自信 努力使孩子信任父母,逐步改变孩子的对待事物的看法(重新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3.多鼓励少批评 孩子是需要鼓励和肯定的,把过高的要求不利词汇变成激励孩子进步的的话语,使孩子在高兴开心的环境下生活、学习。 4.改变家长的观念 不要给孩子随便戴上“问题孩子”的帽子,这样在交流上能正常地交流。多学习正确和孩子交流的技巧。教育孩子不是克制,而是认识教育的规律。 5.多学习少唠叨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不能事事都要求孩子听自己的话,改进沟通的方式,学习正确和孩子交流的技巧。
文章分类:
亲子关系
|